|
眼鏡行業一向被視為暴利行業,其“半醫半商”自费型项目更是可谓暴利收割機。提到配眼鏡,不少人的第一反响就是被“割韭菜”或“水很深”。
此前,明月鏡片在創業板IPO過會,再一次撕下了行業“暴利”的遮羞布。
招股书也直接给出了谜底:单鏡片本錢不到7元,每副眼鏡的本錢仅56.09元,终端代價却能最高卖到1898元;其電商贩卖的毛利率更是高达使人咂舌的90%。
但是放眼望去,國產鏡片行業看起来很美,所谓的暴利属性業表里人人皆知,但此間的上中下流乃至消费者或都有着本身的心伤。
一方面,所谓的暴利是“伪暴利”。在這一片充实竞争的红海里,代價及市場都很透明。我國的眼鏡行業技能門坎不高,上遊被外洋巨擘掐脖子,中下流同质化凸顯,行業難以做大做强,品牌纷繁堕入费劲不奉迎的代價战厮杀當中。
另外一方面,面临動辄上百乃至上千元的代價,平凡消费者叫苦连连却又毫無“接招”之力。紊乱的代價、良莠不齐的辦事程度,讓這個最夸大“透光率”的市場充溢着炒作观點、子虚坑骗告白等行業乱象,乃至被貼上了“坑蒙诱骗”的標签。
10年前就有媒體暴光了眼鏡行業的暴利原形,到如今仍然如斯。這10年,是市場“失效”仍是消费者“失智”?這不能不说是一個迷思。
世界卫生组织查询拜访顯示,在全球14亿近視生齿中,有靠近一半在中國。
2020年6月國度卫健委公布的《中國眼康健白皮书》顯示,中國近視人数估计在7亿摆布,靠近总生齿的一半。此中兒童及小學阶段近視眼整體產生率為53.6%,跟着受教诲年限的耽误近視率不竭爬升,颠末高考的挑選以後,跨越90%的大學生都近視。
巨大的近視人群,撑起了這門贩卖额近千亿的大買卖。
在中國這個超等代工場里,咱們具有眼鏡原料、配件、鏡架制造、鏡片制造、眼鏡機器、印刷包装等全套完备财產链。
眼鏡行業也形成為了區域和档次分层。豪侈品品牌代工場在东莞和深圳(横岗),中低档鏡架集中在温州,鏡片在丹阳。
因為眼鏡片一個度数就是一個SKU,装置要斟酌采購與库存,江苏丹阳天然成為“世界眼鏡之都”,這里出產了中國80%、全球50%以上的眼鏡片。
怎樣看眼鏡行業都是一門好買卖。眼鏡店售卖的眼鏡動辄几百上千元,與几块几十块的本錢之間存在着龐大的代價差。
在黉舍四周、街道热烈處和購物阛阓里,随意進去配副眼鏡花個上千元早已不是罕有的事,買完总不由得要骂其暴利。
毛利率高已經是行業廣泛存在的征象。從2014年至今,眼鏡行業獨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整體毛利率均匀跨越70%,2020年明月鏡片的毛利率也高达54.9%。
但是巨大消费人群,龐大的市場范围,超高的毛利润,七亿中國人戴出上千亿市場,眼鏡行業却没能跑出一個天下巨擘。
究其缘由,财產链条最上遊和最下流中心存在着研發、营销、仓储物流、库存、人工等诸多本錢,两真個龐大代價差,這才有了行業暴利的假象。
看上去毛利率高,实在都在给上遊供给商、贸易地產打工。纵观眼鏡行業全部财產链条,從出產商、經销商到零售商,鲜有净利润率跨越20%的企業存減肥法,在,明月鏡片和博士眼鏡的净利润率持久在10%盘桓。
▲博士眼鏡连锁股分有限公司的每一年净利率
眼鏡属于耐用品,转頭客少拉新本錢高,品牌想創建知名度就免不了昂扬的贩卖及告白用度。
按照招股书顯示,從2017-2020年,明月眼鏡的贩卖用度别離為4928万元、7682万元、1.04亿元與1.13亿元。時代约请了陈道明作為產物代言人,在《非诚勿扰》《最壮大脑》等热點综艺節目中都举行了告白植入。
2019年其净利润為0.81亿元,乃至不及砸在告白上的錢。
面临高人工、高房錢和低采辦频次的商品属性,本錢低廉的鏡片和眼鏡必要在零售端以高價出售,才能笼盖诸多本錢付出,更远不足以支持起“暴利”。
下流终端店面的租赁付出和人工本錢吞噬了至關大一部門利润,這也是傳統眼鏡零售行業的通病。
曩昔十年的履历證实,電商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赚差價中心商的不贰秘诀。但现实上,在曩昔几年里,線上眼鏡電商已被證实是一条很難走通的門路。
對付大多消费者而言,最敏感的是代價,而眼鏡電商的横空搅局被寄與厚望。
有知乎網友将之总结為三步攻略,并得到3万多赞成:
一、去公立病院找驗光师驗眼睛,拿到度数、散光瞳距等数据;
二、去眼鏡店伪装要買,试一试,看看好欠好看,然後拿到眼鏡品牌型号;
三、上電商平台旗舰店直接找,然後把数据给客服。
如斯一番操作下来,線下眼鏡店1000元的眼鏡,一般200-400便可得手。
但是眼鏡不像一般快消品,看看参数、型号、比比代價,從網上買回来就可以用。
網上配鏡试戴贫苦、数据的专業匹配度和售後辦事同樣成為網友們吐槽频率最高的三大槽點。
搅局者電商渠道的呈现,现实上并没能真正解决眼鏡行業的痛點。
一方面,眼鏡電商的本錢并無大师想象中那末低。在包袱人工、平台扣點、营销、库存等本錢以後,線上眼鏡也要2-3倍的溢價才能包管红利。
另外一方面,電商能砍掉部門畅通環節,但配鏡必要線下供给频频的驗光和繁杂的丈量事情,而這又是線上没法供给的,以是也防止不了配鏡分歧适等問題。
要末度数不许,要末瞳距不合错误,鏡架巨细有問題……
适配眼鏡的進程很依靠切身體驗。驗光单常常只是一個很大略的驗光数据,還必要按照每小我的近/远視度数,散光的巨细,轴向與瞳距、瞳高乃至眉高档详细高精度数据举行“私家定制”。
常常驗光、适配鏡架、鏡片,眼鏡與小我脸型匹配等一整套流程下来,一般要一個小時,線上沟通的效力和正确性都不如線下。
從傳統眼鏡行業贩卖的電商占比也可一探事实。
博士眼鏡的線上贩卖额占营收的比重很小,2018年唯一2.45%,本年也不到3%。
明月鏡片的财报顯示,2019年的大部門鏡片收入仍是線下門店缔造的,電商自营仅占0.55%。其電商自营渠道鏡片收入的毛利率固然高达95%,可是其收入占比却只有0.55%,贩卖额只有戋戋246万。
本錢的流向也左證了纯電商并不是眼鏡行業的最优解。
按照企查查数据顯示,本錢鞭策海内眼鏡電商鼓起的時候是在2014-2015年,2015年投資事務至多,共16起,2017年投資金额最大,共9.4亿元人民币,到了2018年雙雙回落,投資事務仅4起,投資金额跌至8亿元。
2019年起頭本錢逐步退潮,本年并未產生任何一块兒關于海内眼鏡電商的投資事務。
本錢退潮,搅局者電商闭幕,眼鏡贩卖的重任落在了線下实體店的肩膀上。
若是说線上配眼鏡平凡消费者還能與商家斗智斗勇,那線下则彻底處于“手無缚鸡之力”的為難窘境。
一個成熟的眼鏡店大要必要5-6名員工,此中驗光师最少1-2名。為解决采辦频率低的問題,眼鏡店一般都開在焦點商圈、大型阛阓、黉舍阁下等房錢不菲的高人流的區域。
房租和人工占大頭,虽然说鏡片不值錢,可是忽悠你買,必要門店下很大的工夫。眼鏡店概况上卖的是辦事和產物,可是其暗地里全都是套路。除非你對每個環節、產物都很是领會,否则商家都是看人下碟。
有些店东绝不讳言,眼鏡進價“论斤買”,卖價几多看本领。
乃至另有“無證上岗”的驗光师,据领會,中國的及格驗光师持證上岗的也就4000多名,缺口高达3—4万,不少眼鏡店的驗光职減肥藥,員其实不是驗光师,在专業技術上有很大區分。
這此中也不乏各類“坑”。典范的就是各類“三無產物”和浩繁“盗窟”眼鏡店。
2018年,原质检总局在官網公布的眼鏡行業抽查環境顯示——109批次眼鏡不达標,分歧格率為15.7%。
▲部門分歧格企業
這些“三無”眼鏡,可谓“目力康健的另外一杀手”,戴上不但可能會呈现眼痛、眼胀、恶心等不适症状,還會加剧視委靡,造成目力紧张毁伤,不少消费者,戴着戴着眼睛就真的“瞎”了。
溢價挣錢無可厚非,可是不克不及坏了良知!
2019年,國度市場监視通馬桶,辦理总局網站傳递,在抽查的8省(市)139家企業出產的140批次眼鏡鏡片產物,照旧有17批次產物分歧格,分歧格仍然高达12.1%。
盗窟眼鏡店常常依靠代工場的產物假冒正品,假装成知名连锁品牌。一些商家在倾销“防蓝光”眼鏡時,會特地强调它的功效,加之如“预防兒童近視”之類的描写,乃至有“醫治近視“的奇异结果,用来误导消费者。
除各類实體店的各類“坑蒙诱骗”外,眼鏡行業的另外一個乱象之源,则是炒作各類营销新观點。
近来几年防蓝光是個出格火爆的观點,一些商家為了高價贩卖產物,强调、子虚鼓吹防蓝光產物功效,過分解讀蓝光的风险。号称戴上了防蓝光眼鏡,便可以有用避免視網膜细胞活气较着降低和凋亡,避免干眼病與視委靡。
但是,按照當前钻研,除特别環境,没有證据顯示来自電脑和手機的蓝光會對眼睛造成侵害。
另外一個备受推重的观點是超轻鏡框,7-8克超轻纯钛鏡架被吹得神乎其神,代價翻几番也不在话下。
但实在贩卖員不會奉告你,眼鏡的重量大頭在鏡片上,相较于動辄40-50克的鏡片,7-8克的鏡架其实说不上刚需。
這致使了平凡消费者在配鏡片、買眼鏡的時辰都堕入了如许的怪圈:眼鏡代價越是举高,消费者越感觉廉價没好貨,乃至另有廉價的都是冒充伪劣產物的错觉。
消费者廣泛城市感觉100-200摆布的眼鏡都不敢戴,现实環境是若是不斟酌雅观,几十块錢的眼鏡都“能用”,可最後却没人敢買单。
如斯一来,商家和消费者廣泛都存在信赖危機。商家感觉消费者很難搞,说啥都感觉贵,不睬解人;而消费者却感觉商家必定又在忽悠人,不克不及信。
在本錢退潮,搅局者電商闭幕後,市場鱼龙稠浊致使了市場集中度低,店面多、小品牌多,行業乱象反复產生。難有品牌商經由過程范围效應大幅度低落代價,都纷繁堕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残暴“内卷”當中。
全部上中下流,從出產者到經销商最後到平凡消费者,無一不是活在一片“水火倒悬”當中。
若是咱們把目光放远點,就會發明实在眼鏡行業是有錢赚的,暴利的泉源就是外洋廠商經由過程眼鏡财產链垄断来攫取暴利。
鏡片材质主如果树脂,從上遊财產链来说,日本韩國根基垄断了鏡片原质料市場。
日本三井化學盘踞了高折射率鏡片质料范畴的龙頭职位地方,在收購了韩國大田的KOC Solution後,如今全部原质料市場一家獨大。
眼鏡的焦點在于鏡片,鏡片的焦點在于折射率。今朝1.67乃至于1.74的高折射率產物,根基都是被蔡司、依視路等外洋大廠垄断。
今朝瘦身果汁,,全世界最大的眼鏡和鏡片出產商是依視路陆逊梯卡(Essilor Luxottica)團體,在疫情前,年营收约莫在160亿欧元摆布,年利润18亿欧元摆布,市值跨越460亿欧元。
全部鏡片行業高端市場,订價权则几近彻底把握在泰西大廠手中。
若是你600度及以上近視,必要佩带代價廣泛在3000元以上的高折射率鏡片,還只能從泰西大廠拿貨。
自從1995年進入中國,依視路连續串收購,今朝在中國鏡片市場稳占首位,滿點吐息,市場份额跨越20%;卡尔蔡司紧随厥後,市場份额為15.1%;排在第三的万新光學,固然是國產廠商,但一樣被依視路争先入了股。
就今朝来讲,海内原质料供给商的產物质量和品种,與國際领先程度尚存在必定的差距。我國的鏡片技能程度,只處于讓1.74鏡片及格出廠的低级阶段,光學機能和膜层設計程度都较低,天然也難以实现防油污、染色、變色等功效。
海外原质料垄断、高端鏡片工艺不可熟,想要实现真实的眼鏡自由,惟有技能层面的不竭立异冲破才有可能。
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眼鏡行業們将上下而求索。”
客户年年压價,眼鏡廠多量倒闭,一邊是零售價節節爬升,一邊是出產批發苦不胜言,錢被谁挣了?
上班是给老板打工,開店是给房主打工,房主给贸易地產打工,贸易地產為本錢買单,而又是谁為法眼鏡買单呢?
答:平凡老苍生。
面临居高不下的代價,也有一部門消费者另辟門路,跑到廣东深圳、福建厦門、浙江温州、江苏丹阳等眼鏡基地实地配眼鏡,可究竟结果“远水救不了近火”,區域性眼鏡城的笼盖面也极有限。
面前的暴利,也许可以經由過程谋劃模式的鼎新来解除。实在這早就有迹可循,年頭,心脏支架的代價從13000元直接降到到700块。
代價大跳水的重要缘由是國度初次组织冠脉支架集中采購,砍掉中心商,與多家國表里制造商直接對接招標。层层加價、昂扬回扣和巨额营销援助本錢一會兒就降了下来。
也许,把“配眼鏡”列入全民醫保范畴,也是讓眼鏡代價回归常态的前途。眼睛生病,也算是“疾病”的一种,况且,這眼睛有错误的人,盘踞了总生齿的一半。
究竟结果,谁也不想10米外六親不認,50米外牝牡不辨,100米外人畜不分。
全國苦“眼鏡贵”久矣! |
|